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心理学和心理技术
正确的文章链接:

情感和感官知觉作为次要图像形成的基础

Golovinov Evgenii Ivanovich

莫斯科精神分析研究所普通心理学系研究生

111123, Russia, Moscow region, Moscow, 3rd Vladimirskaya str., 8

Golovinov@yandex.ru
Gostev Andrei Andreevich

博士 农业

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史与历史心理学系教授

129366, Russia, Moscow, Yaroslavskaya str., 13, office 1

aagos06@rambler.ru

DOI:

10.7256/2454-0722.2025.1.73683

EDN:

ZYVXJV

评审日期

13-03-2025


出版日期

03-04-2025


注解: 本文讨论了二次图像在人类活动和行为中的作用的相关但未充分发展的方面。 特别是,不同科学家的理论计算彼此不一致,并且显示了公式的模糊性。 研究的主题是情感和感官知觉在二次图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荣格的思想被呈现出来,将图像的世界与一个独立的世界联系起来,这个世界建立在一个特定的人的经验的基础上,这种经验对他来说成为现实。 注意到E.Toffler使用各种感觉系统感知的信号概念来描述图像。 总的来说,这些信号形成了个人现实的心理模型。 在比喻领域的解释中,一个不变的因素是突出的:图像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主观形象的精华,它受到真实(在物理意义上)现实的情感和感官感知迹象的制约。 在本研究的背景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次要图像对作者来说是有趣的,因为它可以通过由一个人的情感和感官感知介导的新体验来改变。 列宁格勒心理学校的方法特别值得注意。 我们最熟悉列宁格勒心理学派代表的方法,该学派对人类有着全球的兴趣,对一个人在他的心灵和个性中的形象系统有了最充分的理解。 列宁格勒心理学派专注于理解一个人的心理成分是由图像形成的,并在同一时间由它介导。 强调了他们的情感和感官成分,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是有趣的,因为通过人的情感和感官感知介导的新体验改变的可能性。


出版日期:

良心, 意识状态的改变, 人的比喻领域, 二级图像, 个性, 列宁格勒心理学校, 心理过程, 情感和感官知觉, 直接感知,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