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人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音乐的审美特征

Shi Tszya

博士学位 艺术史



119234, Russia, Moscow, Ramenki district, ter. Leninskie Gory, 1

jiashi0916@mail.ru

DOI:

10.25136/2409-8744.2025.2.73581

EDN:

MBRTFF

评审日期

04-03-2025


出版日期

18-03-2025


注解: 中国妇女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性别文化、社会伦理和权力结构的密切关系中塑造了其审美特征。
中国女性音乐审美特征的演变,本质上是一个性别话语和音乐符号学相互作用的故事。 这种文化实践既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权力结构,也反映了妇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中国女性音乐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双重张力:一方面,在儒家伦理纪律的影响下,形成形式规范,以"阴柔"(音)为原则;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主体性的觉醒,在礼 从汉代乐府(公元前112年)音乐和诗歌作品的个人叙事到唐代宫廷音乐机构(交房)的艺术自我意识(618-907),这一过程在20世纪结束,从"仪式乐器"到"艺术乐器"的现代转变。"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致力于女性音乐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致力于仪式和音乐体系中女性音乐的美学;第三部分致力于二十世纪女性音乐的美学建构;第四部分致力于中国女性音乐审美特征的双重性。 最后,作者认为女性音乐审美品质的转变不仅代表了艺术形式的更新,也是中国社会性别权力关系转变的声学证据,为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审美维度。


出版日期:

女子音乐, 中国文化, 音乐, 美学特征, 性别文化, 美学建筑, 音乐人类学, 中国, 文化,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