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利特拉
正确的文章链接:

巴尔蒙特在中国的工作接待

Bai Yan

ORCID: 0000-0003-0530-5471



Miklukho-Maklaya str., 6, Moscow, 117198, Russia

publikaysiya@mail.ru

DOI:

10.25136/2409-8698.2025.1.73183

EDN:

YCKSFB

评审日期

23-01-2025


出版日期

30-01-2025


注解: 本文作者研究的主题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巴尔蒙特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掌握文学遗产的过程。 文章从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巴尔蒙特在中国的艺术作品的接受、巴尔蒙特在中国的翻译状况和文学遗产的研究程度、巴尔蒙特吸引中国科学家注意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对上世纪20年代至今一直关注俄罗斯象征主义者作品的中国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的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性的介绍。 这项工作还反映了中国现有研究论文的分类,确定了中国文学批评掌握巴尔蒙特作品的过程中的主要缺点,并客观化了某些局限性(特别是他的散文缺乏翻译)。 在研究巴尔蒙特创作遗产的翻译和研究相关问题时,在描述提出俄罗斯象征主义者创作方法问题的主要科学来源时,作者依靠分析,综合,描述和比较的 中国科学家和翻译家活动的分期设计采用了比较和历史方法。 因此,据透露,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文学评论家对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在中国接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德烈*贝利,亚历山大*布洛克和德米特里*梅雷日科夫斯 然而,巴尔蒙特作品中的抒情、象征和音乐原则始终是中国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根据作者创作遗产研究的现状,对其诗歌的进一步研究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前景。 研究巴尔蒙特作品在中国的接收情况,对于进一步深入全面地研究艺术创造力和象征主义诗人的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学评论家在掌握巴尔蒙特创作道路的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是他的散文没有翻译成中文。


出版日期:

K.D.巴尔蒙特, 中国, 中国文学研究, 巴尔蒙特的诗, 象征主义诗人, 接待处, 俄罗斯诗歌, 白银时代, 巴尔蒙特的文学遗产, 巴尔蒙特的创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