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利特拉
正确的文章链接:

俄语和汉语中的"骄傲"概念:语言和文化方面

Van' Guangfu

俄罗斯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语言学院研究生

117198, Russia, Moscow, Miklukho-Maklaya str., 6, 700

157723746@qq.com
Shabelskaya Nika Kirillovna

ORCID: 0000-0002-6764-0630

研究生;语言学院外语系;俄罗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

Miklukho-Maklaya str., 6, Moscow, 117198, Russia

shabelskya.nk@mail.ru
Shchepetov Pavel Andreevich

ORCID: 0009-0006-2178-3894



Miklukho-Maklaya str., 6, Moscow, 117198, Russia

pavel_shchepetov@mail.ru

DOI:

10.25136/2409-8698.2025.2.73079

EDN:

YISQWO

评审日期

18-01-2025


出版日期

31-01-2025


注解: "骄傲"的概念在道德和伦理概念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之一。 在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加剧的背景下,在关键的道德和伦理类别领域了解母语人士的感知特征是建立跨文化交流的真正重要工具。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和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的"骄傲"概念。 该研究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两种语言的用语单元的数据数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其功能的特征,即文化身份潜力的表现。 作者从两种文化的演讲者的角度考虑了"骄傲"感知的特征,并分析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异同。  作者关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这使得人们可以看到"骄傲"背景的感知随时间变化的动态。 该研究基于对俄罗斯和中国短语单元的分析,包括谚语和俗语。 在撰写文章时,采用了描述性、成分性(词义分析)和概念的比较历时性分析。 作者得出结论,"骄傲"的概念具有两极含义,从"积极骄傲"的内涵到"消极傲慢"的语义内涵。"当在规范中使用"骄傲"的概念时,这一类别在两种文化中都被视为中立或积极的。 从历时比较的角度对短语单位进行分析表明,汉语中对一个概念的感知在不同时期相对"稳定",而俄语中,这一概念在外语或语言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研究俄语和汉语中概念感知的异同不仅可以扩大对这些语言特征的理解,而且还提供了提高不同民族代表之间相互理解的机会。 该分析为跨文化交际和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未来的研究可能侧重于对其他概念,其演变和对跨文化互动的影响的更详细的研究,以及对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的概念的比较分析。


出版日期:

概念, 骄傲, 价值, 比较分析, 语言外因素, 语义, 价值范式, 文化语言学, 感知,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