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正确链接:
Wan, G., Shabelskaya, N.K., Shchepetov, P.A. (2025). 俄语和汉语中的"骄傲"概念:语言和文化方面. 利特拉, 2, 1–13. https://doi.org/10.25136/2409-8698.2025.2.73079
注释,注释:
"骄傲"的概念在道德和伦理概念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之一。 在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加剧的背景下,在关键的道德和伦理类别领域了解母语人士的感知特征是建立跨文化交流的真正重要工具。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和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的"骄傲"概念。 该研究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两种语言的用语单元的数据数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其功能的特征,即文化身份潜力的表现。 作者从两种文化的演讲者的角度考虑了"骄傲"感知的特征,并分析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异同。 作者关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这使得人们可以看到"骄傲"背景的感知随时间变化的动态。 该研究基于对俄罗斯和中国短语单元的分析,包括谚语和俗语。 在撰写文章时,采用了描述性、成分性(词义分析)和概念的比较历时性分析。 作者得出结论,"骄傲"的概念具有两极含义,从"积极骄傲"的内涵到"消极傲慢"的语义内涵。"当在规范中使用"骄傲"的概念时,这一类别在两种文化中都被视为中立或积极的。 从历时比较的角度对短语单位进行分析表明,汉语中对一个概念的感知在不同时期相对"稳定",而俄语中,这一概念在外语或语言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研究俄语和汉语中概念感知的异同不仅可以扩大对这些语言特征的理解,而且还提供了提高不同民族代表之间相互理解的机会。 该分析为跨文化交际和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未来的研究可能侧重于对其他概念,其演变和对跨文化互动的影响的更详细的研究,以及对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的概念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概念, 骄傲, 价值, 比较分析, 语言外因素, 语义, 价值范式, 文化语言学, 感知, 价值
文章的正确链接:
Xu, L. (2025). 昆虫词汇反映对周围世界物体的影响:词汇解释. 利特拉, 2, 14–23. https://doi.org/10.25136/2409-8698.2025.2.73253
注释,注释:
本文致力于表示昆虫的词汇seme的组成部分和比较分析,其中包含了俄语和汉语中昆虫对周围世界物体的影响方面的差异特征。 本文的目的是对俄语和汉语中表示昆虫的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包含昆虫对周围世界物体的影响方面的差异特征。 本文的主题是用俄语和汉语描述昆虫并反映它们对周围物体的影响的词汇。 本研究的对象是俄语中28个表示昆虫对周围世界物体影响方面的差异特征的词库和汉语中42个词库,这些词库被选入词典。 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分类,语义分析,成分分析和比较分析。 这方面与昆虫有关的词汇还没有被研究过。 该分析揭示了俄语和中文"昆虫对周围世界物体的影响"方面的差异特征中的差异sem,以及两种语言中这些特征表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文章指出,在俄语中,20.58%的词汇学是指昆虫暴露于某人和某事的一般特征,而在中文中,这个数字达到46.15%(根据昆虫学的选定语料库)。 结果发现,在俄语中,词法和昆虫对周围世界物体的影响主要以消极的方式表征。 这些定义侧重于昆虫对包括农业、动物和人类在内的植物群以及人类家庭用品的有害性质。 在俄罗斯的情况下,昆虫对周围世界的物体有有益的影响。 在中国,昆虫也分为有害和有益的,这取决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它们的定义清楚地对比了有益和有害的昆虫,并记录了昆虫在其变态过程中以及取决于外部条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不同性质。
关键词:
昆虫, 昆虫学, 方面, 差分seme, 差分符号, 语义分析, 昆虫暴露, 周围世界的物体, 俄语, 中国语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