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法律与政治
正确的文章链接:

数字时代中俄教育外交:共同与特殊

Yan Tszutsi



6 Miklukho-Maklaya str., Obruchevsky district, Moscow, 117198, Russia

1042248046@pfur.ru

DOI:

10.7256/2454-0706.2025.4.73968

EDN:

FQQRZW

评审日期

03-04-2025


出版日期

15-05-2025


注解: 在全球国际关系体系转型的背景下,教育外交作为人道主义影响,国家形象形成和国家战略定位的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 改变全球秩序的结构,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智力和文化资源竞争的加剧需要重新思考传统形式的教育合作。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数字化背景下国际教育合作发展的特征,以及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教育外交的规范,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和形成全球人道主义影响的 其目的是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人道主义竞争的背景下,将两国的教育外交作为外交政策互动的一种形式。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了解新形式的教育伙伴关系及其在塑造全球人道主义合作替代模式方面的作用。 该研究方法以中国和俄罗斯作者在人道主义政策领域的着作为基础。 为了描述数字教育举措及其在塑造国际外交合作新模式中的作用,该研究使用了战略方法的比较分析和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 科学上的新颖之处在于澄清两国战略的异同,以及在多极世界中确定数字教育形式与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之间的联系。 该文件揭示了俄罗斯和中国在战略重点上的差异:俄罗斯教育外交侧重于维护文化认同、推广欧亚人道主义空间概念和加强区域一体化,而中国则致力于建立一个基于普遍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全球教育共同体。 所取得的结果证实,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竞争,教育外交正在成为人道主义影响的关键渠道之一,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州际关系,扩大文化对话和加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


出版日期:

教育外交, 国际合作, 数字化转型, 人道主义政策, 软实力, 上海合作组织与金砖国家, 区域领导, 数码教育, 公共外交, 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