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冲突学/nota bene
正确的文章链接:

俄罗斯和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特点和趋势

Li Valerii N.

俄罗斯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系研究生

117198, Russia, Moscow, Miklukho-Maklaya str., 10/2, room 302

valeriy_li_ir@mail.ru

DOI:

10.7256/2454-0617.2025.1.73872

EDN:

SYXBOG

评审日期

25-03-2025


出版日期

01-04-2025


注解: 文章考察了俄罗斯和中国军事技术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军事技术的转让和适应。 分析了俄罗斯武器样品的逆向工程过程,以及它们在中国的现代化,随后实施到国家武器计划中。 特别关注航空技术,包括俄罗斯喷气发动机及其在中国成都J-20和沈阳J-35/FC-31战斗机中的使用。 考虑了借用电子系统的例子,如Fregat舰载雷达(382型)和366型火控系统,以及防空导弹系统的现代化,包括俄罗斯Tor-M1和Pantsir-S防空系统的类似物。 特别关注潜艇舰队领域的技术转让,包括Kilo级柴电潜艇和具有独立于空气的发电厂的中国同行041型。 这项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基于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跨学科方法。 参考这所科学学校使我们能够分析俄中在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工具和内容。 最后,作者指出,从俄罗斯到中国的技术转让是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趋势,其变化没有先决条件。 鉴于中国发展自己的国防生产设施的强烈愿望,预计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 文章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武器进行了比较分析,展示了技术分歧的程度,并确定了减少中国对俄罗斯军事技术依赖的趋势。 此外,还介绍了双边合作的前景,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挑战和俄罗斯国防工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作者预测,在这一领域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获得更广泛的中国商业和两用技术的情景对俄罗斯来说是有益的,这将有助于在与西方集体的军事对抗面前支持其国防工业,并发展更具创新性的经济。


出版日期:

军事技术合作, 俄中关系, 俄罗斯, 中国, 策略性伙伴关系, 空军, 海军部队, 军事现代化, 火箭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