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技巧:哲学思想史上"机器"与"机制"的隐喻

Pluzhnikova Natalia Nikolaevna

ORCID: 0000-0002-4143-1216

博士学位 哲学



140050, Russia, Moscow region, village. Kraskovo, Shkolnaya str., 2/3, sq. 98

pluzhnikova@bk.ru
Saenko Natalya Ryafikovna

ORCID: 0000-0002-9422-064X

博士 哲学



Pavel Karchagin str., 22, Moscow, 107023, Russia

rilke@list.ru

DOI:

10.7256/2454-0757.2024.10.72077

EDN:

AGXCWM

评审日期

25-10-2024


出版日期

01-11-2024


注解: 文章致力于哲学思想史上"技术"概念的研究。 作者一直分析影响技术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心理,象征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以"机器"和"机制"的隐喻形式表现在历史中,主要是古典哲学。 这一研究重点使得在历史和文化中介的哲学话语中研究人类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 最后,简要概述了技术的表现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作为现代信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机器或机制的形象,强调了这一过程运作的认识论哲学和自然科学因素,并就技术作为现代文化"支撑结构"的主导概念作出了结论。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和现代的技术概念,以及由其形成的"人机"的二元对立。 技术概念的重建首次通过对哲学建构中的社会文化话语的分析进行。 这些结构在文化中的作用是确定的。 作者得出以下结论:
1。 技术概念的起源与对技术作为技术的理解有关,但古代思想中的技术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表示技术(特定物体,图像)作为定义现实的手段所代表的人造人
2. 西欧文化中技术概念的"支撑结构"是"机器"和"机制"的隐喻,为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解人奠定了基础。
3. 现代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和技术现实,它继续重建在哲学思想史上发展起来的"机器"的隐喻。


出版日期:

技术中心, 科技, 汽车, 机制, 哲学史, 社会, 人类, 文化, 图式化, 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