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Shakirov, A.I., Simkacheva, M.V. (2023). 数字社会中网络文化的本体论基础. 哲学与文化, 4, 227–238. . https://doi.org/10.7256/2454-0757.2023.4.40566
图书馆
|
你的个人资料 |
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Shakirov, A.I., Simkacheva, M.V. (2023). 数字社会中网络文化的本体论基础. 哲学与文化, 4, 227–238. . https://doi.org/10.7256/2454-0757.2023.4.40566
数字社会中网络文化的本体论基础
DOI: 10.7256/2454-0757.2023.4.40566EDN: WLQRAC评审日期 24-04-2023出版日期 01-05-2023注解: 本研究的对象是数字社会的文化,主题是网络文化的本体论基础。 该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网络文化的本体论问题,这成为具有虚拟性质的数字社会的基础。 在现代世界,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获得了不可逆转的规模。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关系,而且影响了个人关系,信息感知和个人认知过程的领域。 人们在互联网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使用社交网络,使用应用程序。 我们可以谈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本研究中,从哲学和本体论的角度考虑了数字社会的文化。 该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网络文化正处于其形成阶段。 数字社会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正在发展,新的应用正在出现。 所有这些过程都需要哲学反思和科学分析。 作者对该研究的一个特殊贡献是对网络文化现象和数字社会文化的本体化的研究,该文化具有其自身的显着特征,即危机,虚拟性,技术。 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网络文化,即基于使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社区文化,在本质上是后现代的。 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一个人有机会克服个性的个体性质的局限性,但与此同时,失去通用特征和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人的巨大危险。 出版日期: 本体论, 网络文化, 数码产品, 虚拟, 实体, 创世纪, 人类, 互联网, 社会, 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