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利特拉
正确的文章链接:

俄罗斯和中国文学传统的比较分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翻译到文化语境

Chzhan Wanjing

ORCID: 0009-0003-0337-1907



6 Miklukho-Maklaya str., Moscow, 117198

zhangwanjing2025@yandex.ru

DOI:

10.25136/2409-8698.2025.4.73923

EDN:

WTUTES

评审日期

27-03-2025


出版日期

03-04-2025


注解: 该研究的主题是俄罗斯和中国文学传统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原文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的框架内进行考虑,并在两国人民的文化特征的背景下提出。 目的是在俄中文化联系发展的框架内,确定作者作品的原文和翻译成中文的关键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 主要目标:考虑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中心主题和主题如何在中国文学传统的框架内被感知和解释,如何在翻译中被改编;确定对作者作品感知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因素(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细节及其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 研究方法包括:在俄罗斯和中国文学传统的背景下比较原文和译文(其语义和句法特征)的比较分析方法;旨在研究解释关键主题、动机(痛苦、救赎、道德选择)的具体细节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理解文化背景的文化人类学方法。 根据研究的结论,应该指出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中文翻译由于心态和世界观的差异而表现出显着的文化转变。 因此,确定了影响作品观感的下列因素:文本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反映语言间和文化间交流水平的翻译特征;文学传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特点。 许多主题和主题(苦难,救赎)反映在中国的解释中,集中在社会方面。 例如,中国文学传统中道德责任和选择的主题可以通过儒家关于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思想的棱镜来感知。 因此,这项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第一次不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原文和翻译进行了比较分析,而且对其感知和解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使得人们可以理解俄罗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是如何相互交叉和互动的。


出版日期:

文学传统, 文化转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文化背景, 中心主题, 艺术技巧, 口译笔译, 跨文化对话, 文本改编, 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