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国际法
正确的文章链接:

国际条约法理论和实践中谴责制度的起源

Gu Wenshuo

ORCID: 0009-0009-8484-3796



Office 6, Miklukho-Maklaya str., Moscow, 117198, Russia

1042225079@pfur.ru
Chernykh Irina Alekseevna

ORCID: 0000-0002-5369-1736

博士 建筑学



Office 6, Miklukho-Maklaya str., Moscow, 117198, Russia

chernykh-ia@rudn.ru

DOI:

10.25136/2644-5514.2025.1.72988

EDN:

AXRVNQ

评审日期

10-01-2025


出版日期

05-02-2025


注解: 在国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整个历史中,国际条约在调节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导致缔结和退出国际条约。 国际法学说,包括国际法史和国际条约法,更侧重于国际条约的签署、缔结和生效的程序,而国际条约的终止问题则不太值得国际法学者关注。
退出国际条约专题的相关性既是由于在执行退出权方面出现的困难,也是由于需要对这一进程作出详细的国际法律规定。 为了确定国际条约退出制度的基本特征,该条使用比较法律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和法律分析。 这一条的新颖之处在于使国际条约的谴责权从外生性质演变为内生性质,并确定政治因素对其实际执行的影响。 这些变化第一次是在国际条约法的基本原则--条约必须遵守--的背景下审议的。
值得注意的是,退出国际条约的制度自古以来就发生了重大的演变。 1871年的伦敦公约和1969年的维也纳公约在其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文件被用来发展谴责权的分期,包括三个阶段。
现有的国际法律框架以非详尽无遗的方式规范了退约权的适用,这导致了不同的实践。 这一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统一监督谴责权的规范和机制,以防止滥用这一权利并确保国际条约的稳定性。


出版日期:

谴责的权利, 维也纳公约, 国际协定, 国际法委员会, 国际条约法, 威斯特伐利亚的和平, 退出协议, 国际条约的历史, 国际法理论, 国际条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