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Emel'yanov, A.S. (2023). 颜色人类学:从图标到绘画. 哲学与文化, 1, 45–63. https://doi.org/10.7256/2454-0757.2023.1.37836
图书馆
|
你的个人资料 |
哲学与文化
正确的文章链接:
Emel'yanov, A.S. (2023). 颜色人类学:从图标到绘画. 哲学与文化, 1, 45–63. https://doi.org/10.7256/2454-0757.2023.1.37836
颜色人类学:从图标到绘画
DOI: 10.7256/2454-0757.2023.1.37836EDN: EGXWMZ评审日期 10-04-2022出版日期 06-02-2023注解: 在本研究的框架内,分析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拟人化图像的转换。 这一时期的视觉艺术被认为是"关于人的对话"的特定空间,它与关于神-人和人-神的话语并行存在。 作为人与上帝之间的沟通手段,这个图标在原型的形象中使用拟人化,向中世纪的人提出了一条通往自己救赎的道路和指南。 除了个人的拟人化和自然主义特征外,还在图像学中使用了面积特征,例如反向透视,光环,"扭曲的数字"以及其他一些设定宗教形象象征内容的特征。 根据作者的说法,在十三至十四世纪将图标转变为绘画不仅与美术的技术发展(直接透视的广泛使用,暗箱和油画颜料的使用)有关,而且还与欧洲知识空间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关。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自恋转向,表现在人与神之间界限的解散,宗教内容的最大归化,以及自画像的发展,首先是从关于神-人的话语转向关于人-神的话语。 在哲学的基础上,我们考虑了关于变形的性质和图像在人的描述和定义中的位置的两个独立的立场(虚构和达芬奇)。 出版日期: 视觉艺术, 图标, 图片, 拟人化, 万物有灵论, 变态, 人类, 神人, 人-神, 自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