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 Eng Cn 翻译此页面:
请选择您的语言来翻译文章


您可以关闭窗口不翻译
图书馆
你的个人资料

返回内容

社会动力学
正确的文章链接:

中国佛教人格的轴论

Chebunin Alexander

博士 哲学

联邦国家预算高等教育机构"东西伯利亚国家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和艺术史系副教授。

670031, Russia, respublika Buryatiya, g. Ulan-Ude, ul. Tereshkovoi, 1, aud. 221

chebunin1@mail.ru

DOI:

10.25136/2409-7144.2019.9.30496

评审日期

09-08-2019


出版日期

02-09-2019


注解: 中国佛教是佛教最大的分支,也是中国三大思想教义之一,是某种人格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这种人格模型集中在佛教的基本精神价值上,包括罗汉、菩萨和佛陀三个层次,它们在精神价值的层次和层次上有所不同。 罗汉在个人救赎之路的框架内,专注于分离和安抚。 菩萨在社会救赎道路的框架内,除了超脱和安抚之外,还专注于慈悲,同情和牺牲。 佛陀作为完美终极目标的理想典范,其特点是佛教精神价值的绝对化。 在中国佛教中,佛陀获得了最高的超验内容,大乘教义背景下的菩萨模型成为完美实践的主要载体。 研究方法是由精神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在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功能意义的背景下确定的。 使用了公理学,系统,文化历史和比较方法,以及描述,结构,类比和概括的方法。科学上的新颖性和主要结论是为了证实完美实践的个人载体,作为发展适当的精神价值,并以佛教人格的理想模式为导向。 佛教对不同类型人格的多层次取向反映了其教义的包罗万象,其目的是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精神发展。 中国佛教菩萨模式的选择是由中国文化的社会取向决定的,这为整个中华文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和道德潜力。


出版日期:

佛教, 中国, 中国佛教, 个性, 主题, 罗汉, 菩萨, 佛, 精神价值, 轴学